查看原文
其他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管理规划编制实践│2015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专递

2016-04-18 项目组 规划中国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于涵工程师在“2015年度CAUPD业务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项目组调研途中的集体合影


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概况 


2014年11月,青海省正式启动“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主要参与的四家单位为中规院、北京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电视台。中规院负责保护管理规划的编制和申报文本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这也是风景分院首次参与到遗产申报的工作中。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青海玉树州西北端,和青海、西藏交接。从空间上来看,可可西里是由东西向平行排列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和乌兰乌拉山勾勒出的“三山间两盆”地貌单元区。可可西里被青藏公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狭义的可可西里仅指青藏公路西侧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广义的可可西里地区则包括了青藏公路东侧的完整的可可西里盆地区域。


可可西里是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好,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在此设立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莱分区的保护对象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可可西里在2015年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同年9月,考虑到青海省尚没有自然遗产,而出于对青海的扶持考虑,住建部将可可西里列为自然遗产项目,与鼓浪屿一道提交2017年世界遗产中心表决。


项目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超过了4500m,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给我们的调研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风景院共为该项目安排了3次,8人次共计41天的调研工作。


由于青海可可西里被定为2017年表决的申遗项目,项目进度安排极为紧凑,从项目启动至最终成果提交时间仅为8个月,是历次申遗准备工作最短的。


根据程序,今年的1月底可可西里的申报材料已经提交世界遗产中心,紧接着世界遗产中心会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3-5月IUCN技术咨询机构专家会对可可西里进行实地考察,评估保护和管理状况,和提名地是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明年的5月-6月,遗产中心会核实评估情况,给出推荐意见,或要求缔约国进一步提供材料。6月-7月对提名遗产做出最终审议。






























1 可可西里遗产申报技术工作重点


>>>>

什么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文化或自然意义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区域或文化遗存。世界遗产体现了地球多样性和人类成就,它们是美丽与奇迹、神奇与壮丽、记忆与意义之地。


关于世界遗产我们最常听说的一个概念是突出普遍价值。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遗产价值分为了6个级别,数量依次递减。突出普遍价值代表了全球最高等级的遗产价值。



申遗作重点


突出普遍价值的评判是能否成功申遗的关键,在申遗过程中,除了要考察是否遗产地价值满足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外,还要对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是否达到保护管理需求进行考察。管理规划的编制就是要解决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问题。一方面在遗产申报之前,管理规划能为相关管理方提供提升管理水平的依据,另一方面在提交成果之后,意味着向世界遗产中心展示遗产提名地具备了提升管理能力的基础。



世界遗产的标准和突出普遍价值的选取


经过评估后工作组认为,可可西里在生物多样性价值和自然美景价值上能够满足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7-10条标准。考虑到时间和精力,工作组没有将地质价值和生态系统演变这两条标准的梳理作为重点,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和自然美学价值的挖掘和表述上。





突出普遍价值的描述——自然美景


从美学价值来看,可可西里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广袤高原夷平面以及最密集的高原湖盆,并由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冰川- 河流- 湖泊”系统形成了多样的内陆高原湖泊湿地景观。


一年一度成千上万雌性藏羚穿越高原腹地数百公里的迁徙,是青藏高原乃至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吸引人的一项生物景观。每年五月底至六月中下旬,生活在三江源、羌塘和阿尔金山的雌藏羚成群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最终汇集成数个成千上万的大群。7月雌藏羚集中产羔,在同一天撤出产羔地沿来路向四面八方散去。这一迁徙模式为藏羚羊所独有,其他任何现存的大规模迁徙哺乳动物都没有类似行为,其动因目前仍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






突出普遍价值的描述——珍稀濒危和特有种比例


可可西里涵盖了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夷平面,完整体现了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由东南至西北变化的地带性。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成分构成了区内植物的主体,其比例在种一级高达39.5%。


生活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上的藏羚、野牦牛、藏原羚、藏野驴、四种主要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均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其中的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是伴随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演化而成的单属单型特有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IUCN Redlist)中被列为濒危(EN),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物种。


每年初夏,雌藏羚从阿尔金山、羌塘和该区东部向腹地的湖盆集中迁徙。仅卓乃湖一地,每年就有超过16000 只雌藏羚集中产羔。短暂的产羔季节结束后,大部分藏羚沿来路返回,但仍有个体在原地越冬,冬季居留的藏羚可达40000 只以上,约占全球藏羚种群的20%–40%。


野牦牛(Bos mutus)是青藏高原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在IUCN Redlist 中被列为易危(VU),也是CITES 附录I 中的物种。可可西里生存约8,000–15,000 头野牦牛,种群占到了野牦牛全球种群的32%–50%。 



完整性——边界划定


完整性是世界自然遗产考察的重点,反映在具体的技术工作中就是遗产边界的划定。工作组提出了三个初步方案。方案一基本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界,优势是管理工作只涉及一家单位,减少协调管理的工作。方案二考虑东北部有开展游赏活动的可能和东南部一线牧民活动可能对栖息地产生的影响,将沿青藏公路一线划出提名地。方案三考虑到西北部存在非法采矿的潜在威胁和西南部西藏牧民违法进入放牧的情况,对申遗存在不利影响,将这两片区域划出。


最后发现了证据,藏羚羊和其他食草动物在冬季有一个东西向迁徙的过程。考虑到《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这种情况的提名地划界有着明确的指导,即“包含多种物种的遗产必须足够大,能够包括确保这些物种生存的最重要的栖息地;如果某个地区有迁徙物种,则季节性的养育巢穴和迁徙路线,不管位于何处,都必须妥善保护。”因此,第二稿正式将东部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划入到遗产提名地,以自然地貌和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为依据进行了划定,保证了提名地完整性。






2 管理规划的实践


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


管理规划是某一时间段内实施于世界遗产地内,对管理手段、管理目标及决策框架进行明确规定的文件。其本质是管理工作实施计划,而非城乡规划体系中的规划。


世界遗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适应性管理。我们知道没有一种保护方法是一蹴而就,每一种成熟的方法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都需要总结以往保护项目的经验教训得以完善。这就需要管理方从战略层面思考保护工作,同时密切关注每个保护行动的结果,根据结果再对保护方法进行调整。适应性管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不是线性的过程。适应性管理通过科学管理、监测和调控管理活动来提高当前数据收集水平,以满足生态系统容量和社会需求方面的变化。它围绕系统管理的不确定性展开一系列设计、规划、监测、管理资源等行动,目的在于实现系统健康及资源管理的可持续性。




贯彻适应性管理框架


适应性管理工作首先应建立监测系统和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是了解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条件和状况方面的变化,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规划组根据提名地遗产价值要素特征和遗产面临的威胁,拟定了7大类监测内容和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通过构建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循环体系来实现对世界遗产进行灵活可变的管理。





强调公众参与保护的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公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鼓励公众参与到当地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中去。公众参与是营造良好保护氛围和提升保护资金、人力资源来源的途径。在规划的编制中,规划组不仅仅强调管理规划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也将未来公众参与遗产管理的方式纳入了规划。规划组规划中针对不同区域的居民的特点和当前公众参与的状况,提出了不同层面和不同方向的参与保护措施,促进在规划引导下参与保护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视管理能力建设为根本保障


管理能力是实现遗产良好保护的根本,在规划中我们通过专门的章节来完善这部分内容。


1.规划在充分和组织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沟通的基础上,提出了各方认可的管理体系,特别构建了两个遗产实际管理机构的协作机制,明确了不同责任主体在遗产保护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


2.规划构建了结构合理,职能完善的管理机构部门体系,明确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支撑遗产地各类型保护管理工作;


3.规划提出配备满足保护管理需要的人员配置,特别是技术全面、人员充足、能满足遗产管理的相关技术性业务工作需求;


4.规划提出构建良好的人员培训机制,逐步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重视遗产展示和教育功能


展示教育是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用来联系不直接参与遗产地日常管理的当地群众和游客,是优化遗产保护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能够确保游客和当地居民都充分意识到了世界遗产地的重要性。


规划过程中规划组说服当地管理者及相关领导,在遵守国内自然保护区条例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管控要求的前提下,规划了不同的展示线路和解说主题。同时通过控制游客人数打消他们对游览活动将产生负面影响的疑虑,为未来开展展示和解说活动提供了依据。




展望


为适应未来国家公园体制下技术服务工作提供了参考

•为应对风景区发展复杂化的状况提出了新理念和思路

•为服务于风景院遗产业务拓展提供了知识和经验储备





作者简介




于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工程师


于涵,1984年生,江西南昌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风景园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国家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等相关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镇绿地生态建设综合技术示范研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范》修订、《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编制、《住建部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等科研和规范编制工作。负责项目包括:《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西藏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主要参与规划项目包括《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金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龙宫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





CAUPD2015年度业务交流会视频已上传至http://www.china-up.com/video.php,欢迎浏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